【阅读美文·分享心情·感悟人生· http://xwzx.hmxjv.com】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抒情散文 > 正文

【荷塘“PK大奖赛”】母亲的布鞋(散文)

来源: 免费小说网 时间:2019-12-09 16:16:16

我已经不穿母亲亲手做的布鞋好多年了,但会常常记起母亲的布鞋来。

儿时的记忆中,农村的妇女都是会做布鞋的。倘若哪家媳妇不会给自家的男人孩子做布鞋,会被村里人取笑其无能。那时村里流行一句俗言:“姑娘十六,针线在手;姑娘十八,做鞋纺麻。”所以故乡的村姑们自小便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学会了这行手艺,直到自己为人母为人婆,再一代代相传下去。那时候物质并不丰裕,能穿着母亲做的新布鞋上学,是一件既体面又荣光的事情。

那时母亲是村里很心灵手巧的人,她做的布鞋不仅结实耐穿,而且鞋面光滑、纹路清晰,好多村里的妇人都上门请教母亲,母亲也乐意帮助,临了不免还得送人家一两片鞋样。

母亲做的布鞋,鞋底全用麻线一针一针纳成的,黑色灯蕊绒鞋面,白布包的鞋底,有时为了美观好看,母亲会在鞋底与鞋面之间再镶上一圈白色的绒线,俗称“毛底鞋”,这鞋在当时的农村要算是一件奢侈品了。

而要完成一双黑面白底的布鞋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特别是鞋底做起来十分费力。那时候我穿过的旧衣,母亲都不会丢弃的,因为这些可以用作鞋底的原料。

每年初春时节,母亲总把那些收集好的旧棉布一张张平铺了,放在大方桌上,刷上浆糊,再铺上布面,刷一层,铺一层,像极了北方烙煎饼的样子,母亲称这为“打布壳”,待布壳完成后,得在阳光下晒到全部干透了,方可用来作鞋底。

每一双鞋底都是母亲在布壳上一针一针纳出来的,遇到农忙时节,母亲挑灯夜战给我们弟兄几个纳鞋底。母亲在油灯下一边用锥子引着线,一边还不停地挑着油灯的灯芯,偶尔听见油灯灯芯燃过的“滋滋”声,而母亲却像赶着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一样,严肃而认真。

印象中很后一次穿母亲做的布鞋应该是一九九六年,我刚外出求学,母亲帮我打点行装时,在我的木格箱子里装了一双新的布鞋,并亲自送我到学校。也是那一次,我*一次离开家乡离开生我养育我的山村,所以至今记忆犹新。

上学期间,我穿着母亲亲手做的布鞋行走在校园的图书馆、阅览室、教室及学校的每一个角落,布鞋轻巧平整,走路四平八稳,给我一种特别踏实的感觉。

有一天我去学校的饭堂买饭时,路途遇见了几位新的学友,他们竟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:“看那小子,穿双黑不溜秋的布鞋来上学,真是老土啊!”说完便嘻嘻哈哈地消失在了我的身后,我那时本以为穿双布鞋是十分得体的事,突然听别人这样一说,不觉双面通红、耳根发热。从此以后我再没穿过那双布鞋。

渐渐地我长大了,没有再穿过布鞋。几年前我去北京学习,闲了总爱去那些文人所述的北京胡同转悠。一个深秋的午后,阳光和暖,去了一个老旧的“砖塔胡同”,因为鲁迅先生曾经在这个胡同的68号住过,写了小说《祝福》,所以引得我再去探究一番。走到胡同深处,见一约摸八旬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坐在胡同的街边晒着太阳,她低着头平静而认真地纳着一双布鞋底子,身边放了一个竹扁头,里面全是针线物件,两双布鞋,三双鞋垫,一些孩子的虎头鞋,花花绿绿的,甚为好看。

我被这些东西深深地引住了,俯下身去摸起了一双布鞋,见那鞋面为黑色灯芯绒,鞋底为白布包裹,麻线纳得均匀而细致。我突然觉得那布鞋是那样的眼熟,就像遇见了多年的老友一样。对的,像极了儿时母亲做的布鞋,我向老奶奶询问那布鞋的价格,便掏了十五块钱买了下来。

当天晚上我便给母亲打了电话说起她的布鞋来,母亲说:“人老了,没用了,眼花了,干不了那穿针引线的事儿,所以做不了布鞋了……”我在电话这头默默地听着母亲的念叨,禁不住两眼模糊……

母亲老了,此生我再也穿不上母亲亲手做的布鞋了……

哈尔滨儿童癫痫病医院沈阳哪里能治好癫痫病?不同人的癫痫的不同病因是哪些

热门栏目